耳闻目睹湘乡70年巨变

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曾国藩

7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而对于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却是一段极不平凡的日子。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同全国各地一样,湘乡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笔者是个“30后”出生的老年人,“在战乱中出世,在斗争中成长”,耳闻目睹了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可以说是这一伟大时代的历史见证人之一。在这普天同庆的大喜日子里,凭着自己的点滴记忆,我想在这里谈一谈湘乡70年的巨变,以此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年8月10日,湘乡和平解放,自此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时年,只有17岁的我,正逢学校放暑假。闻到这一特大喜讯后,与放假回乡的同学陈礼严、陈礼克(湘中)、乐志刚、谭衡君、李凤仙(简师)、李柯(一女校)等近20人,兴高采烈,自发地组成了一支秧歌队,自制木式镰刀、斧头,挥舞各色飘带,沿着乡间小道大扭秧歌舞,边唱边跳。刹那间,冲破了沉睡已久的田野寂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欢乐。沿途的乡亲们夹道观看,并热烈欢呼:“解放军来了”“湘乡解放了”!

年冬,我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笔者当时任同风完小教员,奉令抽调参加了老二区同风土改流动宣传队,由李笑客(同风完小教导主任)带队,演出大型歌剧《血泪仇》。演员是从全区各校抽调而来的,记得有刘授添(茶佩学区校长,已故)、李伦景(教员,已故)、肖冰玉(教员,已故)、易邵白(高小学生,现在市志办退休)、颜玉兰(学生,已故)等30多人,跋山涉水,巡回在该区15个保,分8处宣传演出,还有武工队许队长等人护卫。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流动宣传活动结束后,区土改中心组组长、南下干部解英科长非常满意,还奖给我队一台在地主家没收的留声机。尔后,我和李笑客调往茶佩象形山土改中心组工作了一段时间,并先后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经过两年的剧烈斗争,我县有户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40多万亩土地及生产生活资料。农民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到年,农业生产恢复到了抗战前的水平,群众生活有了初步改善。许多农民无限感慨地说:“过去为人做牛做马,如今翻身当主人。田有耕,土有种,都是搭帮共产党和毛主席。”

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高潮。当时,湖南省发出通知,各中学停课一月(实际上两个月)大搞劳动生产。各学校闻风而动。笔者此时正在一中工作,与全校一千多师生组成劳动大军,高举“向荒山进军”的横幅,浩浩荡荡,直奔红仑山上,挥舞银锄,一鼓作气开垦荒地亩,随即整成梯土,种上红薯,分班管理,当年受益。紧接着,又将大队伍开赴壶天、歧山等地大炼钢铁。还有一支队伍留在学校,夜以继日参加修建东山大桥桥墩建设。

同年10月,县委决定在塔子山修建“苦战三年,改变湘乡面貌”的大型标语。其任务又落到了城区各中学,一中又是首当其冲。全校师生齐上阵,安营扎寨。工程完成后,这幅大型标语,相隔数十里地的育段乡石磴子都可以清楚地看见。真可谓开创了世界第一条大型标语的纪录。这种盲目行动,后来受到了省委领导的严厉批评:“是瞎指挥,大搞形式主义”“劳民伤财”等等。但从另一个侧面充分表明,当时湘乡人民渴望改变落后面貌的决心是何等的强烈啊!况且,在那个年代,全县广大农民自力更生,排除万难,千军万马齐上阵,破天荒地开展了兴建水库的群众运动,一举建成了红旗、云田、长江乔、白杨、桃林、赤石坝、高子等8座大中型水库。这是湘乡大跃进的产物。加上后来兴建的水府庙水库和洋潭引水河坝、韶山灌区大型蓄水引水工程,为夯实湘乡水利建设基础、确保农村旱涝保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湘乡是一座有着多年历史的古城。早在清代同治年间(-年),城内街巷有20多条,后人称之为“三街九巷十八弄”。后几经风雨,逐渐变得破烂不堪。年8月,湘乡县城有一万五千余人,城区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当时,主要街道是北正街、大正街和南正街,二、三条街形成丁字型。最热闹的数大正街,街道两侧商铺林立,街中央有一座城隍庙,大约建于清代。庙的大门正对着南正街。主要街道中线铺砌花岗岩石板,两侧及主要巷弄小道均以鹅卵石铺就。老百姓一直这样传说:古老的镇湘楼像龙头,从大正街到北正街是龙身,南正街及各街道两旁镶嵌的鹅卵石犹如龙鳞,九巷十八弄像龙爪,湘乡就是“龙城”。

到年,龙城湘乡已扩展到9.8平方公里,城镇居民人,旧城区以新辟建的横贯南北的东风路和连接东西的新湘路为轴线,与拓宽的东山路、大正街、车站路、健康路、桑梅路等20多条主次干道,形成了城区道路网络,钢筋混凝土路面取代了过去的花岗岩和鹅卵石地面。加上湘黔铁路和线国道,使城区交通四通八达。尤其是年撤县建市以来,城区面貌焕然一新。首先是工贸新区的崛起,拉开了城市的构架。然后,南拓北进。东山新城拔地而起,红仑工业园区正在兴盛。举目张望,塔子山下,一片片现代化高层建筑群像雨后春笋般高高耸立。昔日无人问津的荒芜孤洲变成了繁花似锦的绿色公园和人文景观。涟河两岸的滨河大道,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横跨涟水的三座大桥,车辆川流不息,人群像潮水一样涌动。至年,城区面积扩展到55.14平方公里,比原面积翻了55倍;总人口16万,比年增加4倍。

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较之解放前更有无可比拟的提高。请看看下面几组对比的数字:上世纪70年代及以前,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长较慢。年为元,与年80元相比,20多年的时间增长不到一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粮食生产大幅度增长。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与年相比,10年多增长约10倍,平均每年增加86元。到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到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比年增长51.86%,年均增长8.7%。“民以食为天”。据资料记载,年,湘乡全县人民的用粮水平是每人每年斤,到年增至斤。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城镇居民粮食定量供应,但逢年过节,鲜肉还得凭票供应。90年代后形势大好,一切物资敞开供应,菜不仅要吃好,还开始讲究摆盘;吃的花样也越来越多,大鱼大肉吃腻了,口味似乎倒过来,还要吃点野菜。

“穿”的方面,上世纪50年代,人们穿着只追求保暖和实用。当时,有句奉为金科玉律的话,叫做“新穿三年,旧穿三年,补补衲衲又穿三年”。有的一件棉衣穿上几代人,而现在不仅新衣服多,且质量越来越好。解放初期,多数是大布、官布之类,后来又穿卡叽、府绸之类的。改革开放后的春风,摇曳着人们的衣衫,什么喇叭裤、蝙蝠衫等“奇装异服”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如今,商场里的服装不仅布料、款式层出不穷,而且时尚、美丽、舒适,供人们任意选择。

住的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进。50年前,人们普遍居住在低矮的土砖茅屋,楼房建筑很少。一般工作人员都是住筒子楼。记得上世纪60年代,我老伴在东方红学校教书时,住的就是这类房子。中间是长长的过道,两边都是住房,不是楼房。教工们一户一间房,厕所是设在外面公用的。住的过道间各户都立一个藕煤灶,一块小案板,旁边一口小水缸。每到做饭菜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争分抢秒,忙个不停。肩并肩,背靠背的做饭菜,好像打仗一样。直到80年代初期,笔者才有幸在壶天巷教工宿舍分得了一套55平方米的住房,水电配套齐全,尽管当时是三代同堂,也心满意足。年秋,又搬到了南正街的一中教工宿舍,住上了平方米的面积,舒适、宽敞,不亦乐乎!

现在,人们的居住条件大变,尤其是东山新城,住房越建越大,也越来越漂亮,小两口住上平方米的豪宅较为普遍。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俱全。这使笔者联想到70年前的用电。那时,湘乡县城仅有一私人电灯公司,用柴油机发电,一户30瓦的灯泡,只能供应大正街一部分人家,而且每到夜间十点就停电了。其他各户都是用小小的煤油灯。农村普遍摸黑过日子,能用上一盏桐油灯就不错了。而现在的农村,昔日的茅房草舍通通不见了,大都是两层以上的楼房,各种家用电器应有尽有。摩托车、小汽车也不断进入了农家。

70年前,湘乡全县仅有42公里公路,其余均系羊肠小道。那时,笔者亲眼见到不少农民挑柴来城里卖的情景。他们是来自肖家冲、酒铺坳的农民,肩挑茅柴或楠竹,爬山过坳,步行数十里,好不容易走到城里卖几个钱,再回家艰难度日。年建市后,湘乡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山冲死角,人员物资,出入十分方便。年,从市城开往各乡镇的客运班车业务大增,每15分钟一班;现在,城区内的公交车也畅通无阻。

70年啦!湘乡的变化真大!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正在与日俱增。从湘乡看全国,其变化更大、更惊人,更辉煌、更伟大!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第57期文/乐本坚摘自《今古湘乡》湘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cmdc.com/wadzz/1526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