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小时,30岁男子同时换了心和肺这项手

推荐阅读:

全国2亿多人中招!“瘦子”别偷着乐,脂肪肝不是肥胖者专属!

春困不是病,困起来真要命!教你如何远离春困

年3月14日,浙江大医院第33间手术室,一场历时5小时的生命接力扣人心弦。

30岁的绍兴小伙阿华(化名)因患有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引发心肺衰竭,在心胸外科、肺移植科等多学科联手努力下,阿华成功接受心肺联合移植手术。

这是时隔17年,浙大一院再次开展心肺联合移植手术,至此,浙江省3例心肺移植手术,都在浙大一院成功完成。这几天,阿华的病情已经稳定,各项指标也在逐渐好转,精神状态不错的他连连向医生们点赞,这让几乎彻夜未眠监护指标的医生们感到非常欣慰!

病危

复杂性先心病30年,一次感冒导致心肺衰竭

阿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是他出生以后家人就知道的。“心脏发育不完善,多了一个洞。有的孩子长大能自己闭合,有的不行。”阿华妈妈仍然记得多年前医生说的话,6岁那年,医院,医生告诉家人“他这种情况,活不过10岁”。

阿华自带体弱多病的“标签”,没想到命运似乎很眷顾他,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虽然经常生病,但都没有危及到生命,顽强的阿华总能挺过去。让妈妈欣慰的是,成人后阿华还娶妻生子,完成了做爸爸的愿望。可即便如此,在妈妈心里,总像心底里有一颗“定时炸弹”,让她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意外发生在5个多月前,一场感冒硬抗了一个多星期后,医院寻求治疗。感冒引起了肺部感染,还导致了严重的心脏衰竭,心脏提供的血液根本不够身体使用,导致全身器官“报警”,胸闷气急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常规治疗不见任何起色。因为心肺功能差,1米75的阿华体重只有51公斤。

今年春节后,医院联系了浙大一院“双下沉”专家——心胸外科李伟栋主任医师、心血管病中心朱伟国副主任医师进行会诊,“他当时病情很危重,不仅发烧,而且还嘴唇紫绀,全身黄疸,只能端坐呼吸,氧合很差,他的心肺功能和肝功能都非常差。”李伟栋当即通过转诊机制将他转至浙大一院,“救护车上也一直吸着氧,医院的时候,不服输的他试图不用氧气自己行动,没走几步就气喘得不行。”

详细检查后,他的心功能评级为最严重的4级,而医生也发现情况更为“棘手”。阿华不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而且还是矫正型大动脉转位——正常人的主动脉连接左心室,肺动脉连接右心室,而他的左右心室和主动脉、肺动脉是完全错乱的,还有一个先天形成的5.2厘米左右的巨大室缺,由此引发了肺动脉高压,如果再不治疗,随时可能因心脏衰竭而死亡。

重生

命悬一线时,心肺联合移植重获新生

会诊医生几次讨论:如果只是单纯的心脏移植,新移植的心脏无法耐受不正常的肺动脉压力,因此,心肺联合移植成为他活下去的唯一方式。但联合移植对供体要求极其严格,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等到合适的捐献供体,几乎像中彩票。

博一次!相关科室专家启动了移植前的准备:心血管内科给阿华做了积极治疗,为下一步外科治疗奠定了良好基础。3月12日,正当病情稳定的阿华以为等待无望想回医院继续治疗时,惊喜不期而至。当天下午消息传来,一位年轻女性因为脑外伤抢救无效,家人决定捐献器官延续大爱,她的心肺器官和阿华配型成功。

所有心肺移植相关的医护人员立即组成专家团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医院党委书记、我国肝脏移植知名专家梁廷波教授总指挥,心胸外科、肺移植科、心内科、心脏超声科、手术室、麻醉科等专家对手术方案进行了几次大讨论。确认每一个细节,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也一一制定了应对措施,以确保万无一失。

3月14日一早,移植手术由心胸外科心脏病区主任马量、肺移植科主任韩威力联合主刀。

虽然预想到情况的复杂,但开胸后,实际情况让医生们着实紧张。阿华先天主动脉、肺动脉错位,保留哪个拿掉哪个,稍有不慎就会酿成不可挽回的错误。更何况要把捐献器官对位缝合好。当缝合、止血等一系列“闯关”结束,心脏复跳、肺部起伏的那一刹那,所有医护人员松了一口气。历时5个小时,手术成功结束,阿华被送入重症监护室密切监护。

马量主任医师(右)与韩威力主任医师(左)联合主刀

“他的身体情况很差,对麻醉要求非常高,术中极易出现大出血,我们一一化解了。现在,我们就看围手术期管理能不能帮他度过术后感染关和排异关,这是顺利康复的关键,也是体现移植综合实力的关键。我们最要感谢的,是这位器官捐献者,没有她,我们所有的技术都没有用武之地。”主刀医生马量和韩威力,都是具有丰富移植经验的国内顶尖专家,这次手术无疑是一场“硬仗”。

当天,与阿华几乎同时得到“生命礼物”的,还有一位肝脏受者和两位肾脏受者,截止目前,都在顺利恢复中。

背后

“硬核”移植团队20年积淀“移植精神”

在浙江大医院,移植医生几乎都带着同样的“硬核”标签:迎难而上,斗志昂扬,百折不挠,团结协作,7X24小时随叫随到不计个人得失,心有大爱一切以患者为中心……

依托浙大一院强大的综合实力,多器官移植学科群已经形成高峰,用顶尖技术造福患者。尤其是近20年来,浙大一院在国内综合实力排名稳居第一方阵,其制胜之道唯有一条,就是创新。

时间回溯到年4月13日,郑树森教授团队开展浙江省首例肝脏移植手术,掀起国内第二次肝移植浪潮,同时也领衔开启了浙大一院在器官移植领域的快速发展。时至如今,浙大一院的器官移植学科群在国内移植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蜚声海内外。肝脏移植团队在郑树森院士、梁廷波教授的带领下,截至目前已完成肝移植例,创下多项国内及国际记录。年元旦至今,完成肝移植54例,手术成功率%,重肝肝移植约占45%,数量和质量都大幅提高。

肾脏移植学科自年完成首例肾脏移植后,在肾脏病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陈江华教授的带领下,目前已完成例肾移植,移植受者最长存活时间逾30年。

心脏移植学科倪一鸣主任医师和马量主任医师带领团队,目前完成37例心脏移植,吸引了省内外患者慕名求医。

肺移植学科自年单独建科以来,韩威力主任医师带领团队成为后起之秀,排名全国第四,已完成32例肺移植,给一大批终末期肺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年底,浙大一院组建新的院领导班子,浙大一院站在了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党委书记梁廷波教授领衔的一批专业型管理干部,瞄准我国医改方向,医学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刀刃向内”开始新一轮改革,有方法有态度,狠抓落实,掷地有声,医院发展,其内生动力,就是“移植精神”。

“解决别人不能解决的问题”,“用一流技术帮患者解除病痛”。这些植根于医护人员内心的信念,多年来形成的“移植精神”,已经成为行医救人的出发点,成为立院之本。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表示,浙大一院的“移植精神”是浙一文化的重要内涵,在医院还将继续发扬光大。

本文为浙大一院原创;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

文:宣传中心;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大爱无疆,生命接力

为捐献者、为医护团队

点“好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ncmdc.com/wazlyy/1156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