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梅与死神争抢,全力以赴让生命之花绽放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m.renrendoc.com/paper/173819066.html

  医者仁心。

  生活中,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离不开医生。

  解除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特殊时期,他们负重前行、驰援抗疫前线,成为最美逆行者。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传递着正能量。

  他们的美德,都值得弘扬。

  他们就是——泉州好医生!

  闽南网11月17日讯(闽南网记者尤燕姿洪泓塬文/图)从医30年,她不记得自己从死神手中抢回了多少小生命,只知道每次都全力以赴,让生命之花绽放。她就是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副院长、新生儿科学科带头人陈冬梅,大家都亲切地喊她“院长妈妈”。

  明日,是世界早产日。泉州市医院新生儿科的发展,犹如新生的小生命,一天天在茁壮成长,并成长为一个强壮的少年。

  尽管在新生儿领域有着很高的威望和荣誉,但陈冬梅没有停止奋斗的脚步,如今,她经过各方努力并联合社会力量,在泉州市慈善总会成立了泉州市医院早产儿防治研究基金项目,致力危重早产儿难点研究以及帮助贫困家庭渡过难关。

人物名片

  陈冬梅,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医院副院长、新生儿科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医师分会委员预防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等。擅长新生儿难治性呼吸衰竭、新生儿重症救治、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其并发症救治、早产儿随访。

  医科大优秀毕业生毅然选择做儿科大夫

  初冬的下午,阳光洒落在办公室的木地板上,有一丝温暖。

  陈冬梅穿着一套西装裙,系着一条蓝绿相间的丝巾,稳重、干练的气质在她的谈吐中缓缓彰显,她年轻的心态和甜蜜的笑容,均来源于新生儿科的宝宝们。

  作为福建医科大学重点班的优秀毕业生,陈冬梅本可以留校,实现年轻时的梦想——从事医学研究、攻克医学难题。但是,因为天生喜欢孩子,当时泉州市医院刚刚成立不久,她便决定回到家乡,选择这个令她“永葆青春”的职业——儿科大夫。

  在医院,儿科被认为是最累最脏责任最大的科室,但她说儿科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提升自身能力的机会也很多,而每天接触的都是小朋友,看着他们天真无邪的样子,自己的心态自然就年轻了。

  朋友不解地问她,儿科有什么好的?陈冬梅说,别小看儿科,它医院,同样包括了儿科很多亚专科、呼吸科、心脏科、消化道、内分泌科等等学科,需要学习和具备的知识更扎实。

  年,医院儿科分亚专科时,陈冬梅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儿科重症,紧接着,又涉入儿科中的新生儿重症领域。

  难上加难的学科,对她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但她知道新生儿重症是最靠近死亡,也是最靠近希望的地方。新生儿科风险大,责任重,新生儿病情瞬息万变,生死一线就取决于医生的一个举动或者决策。尽管知道这条路很难走,但她仍没有退缩。

陈冬梅奋战一线30年,温柔对待每一个生命

  37岁担任科主任拼力传授新生儿救治理念

  年,年仅37岁的陈冬梅,便担任新生儿重症的科主任,当时泉州每年出生的孩子有十几万人,但他们科室的病人却日均只有20个。院领导给她三年时间,让她要把科室发展起来。

  “当时,很多人的观念是早产儿治不活,要么治疗后有后遗症,所以很多家长就忍痛放弃了治疗”,为了改变人们这种观念,她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做宣传,不断出现在电视、报刊等媒体上做科普,告诉老百姓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原来7个月大家都觉得治不活的早产儿,到如今1kg以下的早产儿,大部分能抢救成功并与正常儿一样成长,甚至长得更好。

  同时,她开始下基层,医院的儿科医生,将新生儿救治理念传授给他们,从而达到了良性的循环。仅2年时间,科室的病人就翻了五番,日均多个。

  那时候,陈冬梅发现自己长出了白头发。

  全身心操心别人家孩子自己孩子却常常孤零零

  而谈及那段“风风火火”的日子,她说最亏欠的人是儿子,当时儿子读小学,她没有时间照顾他,几乎每天下午放学,她到学校接儿子时,天已经黑了,他自己孤零零地在打篮球。

  她不知道儿子的学习状况,也没有和儿子多交流,听听他的想法,因为她一心想着工作,操心着别人家的孩子……说到这些,陈冬梅的眼眶湿润了。虽然错过陪伴儿子的成长,但他还是成长为一个温暖阳光有爱心的孩子,如今,出国留学回来,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

  幸福原来如此简单,在她看来,就好比看到一个巴掌大的早产儿,他踢着小脚,挥舞着小手,全身透明的皮肤,散发着微弱的心跳和呼吸,像是在发出求生的信号。然后,他被医生护士轮番呵护照顾,一天天长大,逗他时对着你笑,小手紧紧握着你的手指……这些种种,都让她心生怜悯。

  她带领团队创造三个全省首创

  陈冬梅曾担任三届中华医学会新生儿学组委员,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科医师分会委员及预防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但是,相比自己的成就感,她更庆幸自己带领的科室越来越好。

  年带领科室团队,开展福建省首例新生儿血液净化技术(CRRT),直至今天,已成功运用CRRT技术抢救30多例危重患者,并参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新生儿急性肾损伤专家共识》的制定。

  年,她带领的团队,再次攀登高峰,开展了全省首例新生儿体外膜肺(ECMO)抢救成功的病例。ECMO是指体外膜肺氧合,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

  有一个新生儿因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肺出血、肺动脉高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从外县被送往泉州市医院时,情况非常紧急。

  团队对孩子进行会诊并慎重评估,随后决定实施ECMO治疗,但是,新生儿的血管很细,血管壁很薄,在实施ECMO时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和风险,好在经验丰富和精湛技术的团队,成功将机器与婴儿接连一体。

  在ECMO辅助83小时后,撤离机器,从死神手中抢回了宝宝。

  除了把濒临死亡的孩子抢救回来,在喂养过程中,陈冬梅发现早产儿老是吃配方奶,营养跟不上,免疫力也比较低。于是,就发动志愿妈妈捐献母乳,来喂养早产儿,有不少早产儿通过母乳喂养后,减少了感染以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从而早日康复,回归妈妈的怀抱。

  年,陈冬梅带领团队创立了福建省首家爱心母乳库。她说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看着保温箱中的宝宝,总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和照顾。

陈冬梅在科室里带教

  牵头成立防治研究基金帮助贫困早产儿家庭

  一个新生宝宝,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陈冬梅从医30年,在新生儿科她有过欢笑也有过沮丧。

  她曾接诊过一个早产儿,妈妈多次流产后才怀上了宝宝,但宝宝还是早产来到世上,许多脏器还没有发育成熟,妈妈痛哭流涕,她告诉陈冬梅,如果这个孩子救不活,她的家也就没了,她请求医生一定要救救自己的孩子。

  也有一些妈妈,家庭非常贫困,早产儿的医治少说也要十几万元,他们砸锅卖铁也要救孩子。为此,今年,陈冬梅牵头成立了泉州医院早产儿防治研究基金,用于对贫困早产儿家庭的帮助。

  如今,医院副院长、学科带头人,陈冬梅把重心放在学科建设和带教上。她每天很忙,举办全国性会议、下乡开展各种讲座、每周门诊随访、病房查房……今年,医院、南安市妇幼保健院合作成立了“陈冬梅名医工作室”。

来源:闽南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ncmdc.com/wazlyy/1710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