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丨引起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少见原因

儿童白癜风患者要注意什么因素 http://www.paisufa.com/bdfxz/bdfdby/2601.html

作者丨马晓路

图片丨新生儿热点论坛

今天给大家分享2例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的案例。

病例1

女婴,出生胎龄34周,出生体重g,医院住院,诊断“早产儿RDS、PDA、肺动脉高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生后34天因“撤机困难”转入浙江大医院。

入院查体:气促、腹胀、肝大(肋下4cm),心前区可及Ⅲ级心杂音。

辅助检查:医院查促甲状腺激素(TSH)mU/L。

心脏超声:入院后心脏超声提示“三尖瓣重度反流,根据流速评估肺动脉收缩压mmHg,左室收缩功能减低,右心增大”。

腹部B超:进一步探查腹部B超显示“肝脏弥漫分布低回声区伴数枚低回声光团,肝静脉增粗”。

肝脏增强CT

心超多普勒

显示三尖瓣重度反流

腹部增强CT显示:肝脏增大,肝内多发低密度影,且病灶呈“渐进型、向心性”强化。

入院诊断: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重度肺动脉高压,心功能不全。

入院后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并给予普萘洛尔0.6mg/kg.d、西地那非2mg/kg.d逐渐加量至8mg/kg.d、米力农0.5μg/kg.min、优甲乐10μg/kg.d。患儿肺高压未能缓解。入院第9天行肝动脉结扎术,术后2周肝脏瘤体略缩小(触诊肝脏缩小至肋下3.8cm),肺动脉压力下降至52mmHg,但最终还是因“失代偿性心力衰竭,重度肺动脉高压并发感染”死亡。

病例2

女,出生胎龄40周,出生体重g,因“进行性腹胀伴肝功能损害1周”于生后9天入院。

入院查体:气促、腹胀、肝脏增大(肋下5cm)。

辅助检查:TSH77mU/L。

心脏超声提示:三尖瓣中度反流,根据流速评估肺动脉收缩压41mmHg。

腹部B超提示:肝大,肝内弥漫分布类圆形光团。

腹部增强CT显示:肝大,弥漫性低密度灶,病灶呈“渐进型、向心性”强化。

入院诊断: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肺动脉高压。

入院后予鼻导管吸氧,西地那非2mg/kg.d逐渐加量至8mg/kg.d、普萘洛尔0.6mg/kg.d、优甲乐5μg/kg.d口服,入院第3天行肝动脉栓塞术,术后1天顺利撤机,术后1周肺动脉压力降至26mmHg,术后2周瘤体明显缩小(触诊肝脏肋下3cm)。随访1年,患儿情况良好。

讨论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肺实质性疾病、先天性膈疝、先天性心脏病等,肺循环血流增多是引起肺高压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

肝血管内皮细胞瘤(Infantilehepatichemangioendothelioma,IHHE)由于肝脏内存在大量的动静脉分流,导致肺循环血流显著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这是引起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少见原因。而肺动脉高压又促使瘘管的扩张从而引起更多的动静脉分流,使肺动脉压力进一步增加。肺血流的增加也使生理性肺血管阻力下降延迟,这可能是造成肺高压的另一个原因。

IHHE常见表现为无症状肝大伴腹胀(50%)、皮肤血管瘤(10%~40%),部分患儿合并高心排出量,表现为肺动脉高压。其他症状还包括气促、黄疸、消化道出血、喂养困难、生长迟缓等。以上2例病例均发现有TSH升高,这可能是由于瘤体内3型脱碘酶水平较高,加快甲状腺素的代谢有关。

IHHE的诊断首选超声,其特点为:内部回声多不均匀,边界清晰,无包膜回声。CT检查可进一步鉴别,CT平扫呈圆形或不规则低密度灶,边界清晰,增强CT大部分结节呈明显强化,部分中等强化,延迟扫描多数病灶呈等密度强化。也可以通过磁共振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病灶T1相为低信号,T2相为高信号,增强后呈向心性强化。

IHHE尚无统一的治疗指南。局灶型IHHE大多数情况下能自行消退而无须临床治疗。出现症状者首选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干扰素、普萘洛尔等。若药物治疗无效可采取放射介入治疗,如肝动脉结扎或者肝动脉栓塞,外科手术切除甚至肝移植。例1因生后34d转至本院后才明确诊断,该患儿长期处于重度肺高压,已并发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虽经积极治疗,仍预后不佳,最终死亡。因此,若新生儿期出现难以解释的肺高压且伴有高心排出量,必须行相关检查明确是否存在IHHE或其他动静脉畸形。一旦确诊,早期治疗,避免发展成失代偿性心力衰竭,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本文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马晓路,博士,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委员,浙江大医院NICU副主任。

擅长疾病:

擅长危重新生儿和早产儿并发症的诊治。

文字及图片均为新生儿热点论坛团队原创,侵权必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cmdc.com/wazz/12565.html

 


当前时间: